欢迎加入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015-194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方动态
亦城记 创新辞典 北京经开区加快建设数字标杆城市先行区 档案“活”起来的创新密码
来源:2021-11-03 14:29:11840次

微信图片_20211103144116.jpg

“我们从管档案向管数据延伸,先守住档案的阵地,接下来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东港瑞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港瑞云)总经理王刚说道。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档案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以档案数据化赋能企业发展,成为东港瑞云深耕的赛道。

在北京经开区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东港瑞云用6年多时间成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22个公共档案馆,上线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司产品从单一的档案存储产品发展为集档案整理数字化加工、档案教育培训、档案系统研发集成、档案销毁等于一体的档案全流程服务体系。

从管档案延伸到管数据

档案里蕴藏着一家企业的发展根基和脉络,小到发票报销、会议纪要,大到企业项目合同、生产经营数据。档案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必要产物和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营主体在企业认定、项目申报、金融服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产学研、技术合同登记等活动中的真实记载,关乎经验总结与事业延续,但很多企业在档案规范化管理方面力有不足。

“经过走访调研和座谈,我们发现,很多单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因为自身规模小、资金流不足、人员短缺等因素,不具备自身管理档案的条件,进而造成了对实体档案,乃至电子档案的检索和利用的难度。”王刚说道。

从2015年起,东港瑞云深入档案服务管理领域。一边做传统的档案规范化管理,组织专业团队走进企业,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编目、分类、数字化和存储等工作;一边摸索档案数据化的升级版服务路径,为客户搭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便于对数字化完成的电子档案进行实时检索、查询等使用。经由“档案数据化”,档案不再是沉睡在柜子里的书山文海,成为活取活用的流动资源池。

引入区块链技术更安全

2017年,东港瑞云承担的国家档案局科研课题《中小微企业档案管理云平台开发、应用和研究》验收通过;2020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北京经开区举行国内首个区块链电子档案平台上链仪式,通过东港瑞云搭建的该平台,能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电子会计凭证入账报销归档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我们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档案服务行业中首次创造性地引入区块链技术,这离不开科研团队的连续攻关,也离不开北京经开区的支持。”王刚说道。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东港瑞云一直没有停下突破技术瓶颈的步伐。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多方共同验证、分布式存储、密码学安全等特点,极大契合了电子档案的归档、存储、传输、防伪和信息安全等环节的安全性要求。但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档案管理平台结合起来?没人知道,甚至有一个月的时间,科研团队的成员经常24小时连轴转,一个方案接一个方案地测试。2020年上半年,研发最紧张的那段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北京经开区为区内企业提供了税收减免政策,这给东港瑞云减轻了不小的压力。在试运营期间,由于区块链平台在实际应用中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示范效果,该平台被北京经开区认定为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东港瑞云还获得北京经开区经济贡献增长奖励131.69万元。

搭建公共平台惠企惠民

东港瑞云引入区块链技术搭建的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北京经开区已有500多家中小微企业入驻,在档案数据管理方面,帮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同时,东港瑞云还为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经开区税务局、北京经开区总工会、北京经开区档案数据中心、北京经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单位提供档案存储及数字化整理。其中,东港瑞云派驻一组10余人的团队到北京经开区数据档案中心,用时一年,将50万页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归档,王刚说:“目前,针对档案存量部分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后续还要对不断新增的档案提供系统化服务。未来,档案室不仅要具备管理功能,还要具有记录管控的功能,能对产生的记录在归档前进行统筹管理,建立关联关系。”

随着档案数据化的推进,永不落幕的数据档案平台将成为现实。“下一步,我们会在全国各省市建立标准档案馆,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的企业。同时,也会加大和北京经开区档案数据中心的合作,探索建设公共档案馆,提升社会效益和档案的利用率,进一步以中小微企业档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媒介,在各个企业园区落地,服务更多中小微企业,推动北京经开区数字标杆城市先行区建设。”王刚说道。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艳平